统战理论
首页 >> 统战工作 >> 统战理论 >> 正文
当前位置:

无党派人士参加多党合作是一项政治创造

发布时间:20-12-21 09:35:12 来源:团结报 作者:黄天柱点击量:

无党派人士参加多党合作,由一种政治生活惯例上升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政治设计的成果,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大特色,也是当代中国的一大政治创造和对世界政党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政治创造的独特实践价值和鲜明功能优势。

首先,发挥制度托底的作用,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政党政治生态、更具开放性的政党政治架构,从而使新型政党制度比旧式政党制度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更显著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吸纳优势。一方面,从横向上提升了新型政党制度对社会各方面阶层和群体的吸纳力和包容性。对中国公民而言,即使不加入任何政党,也能够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通过多党合作的制度渠道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国家和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协商和监督。新型政党制度因为将无党派人士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凝聚力,更加有利于政治团结和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从纵向上解决新型政党制度在基层的贯彻和体现问题。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无论是作为一项政策还是一个事实,是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的,在现阶段仍是符合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实际的。在县乡一级的政权建设中,党和非党的合作共事、民主协商多体现在党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合作与协商上,而这种合作和协商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精神在基层的贯彻和体现。

其次,发挥人才“供血”的功能,为中共和民主党派输送已接受过政党政治实践训练、具备必要政党活动经验和能力的人才,从而使新型政党制度比旧式政党制度更有条件解决好成员招募和新陈代谢问题,进而实现政党组织的再生产和政党制度的可持续。对每一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来说,构成其政党制度主体的政党组织是否有充分的组织发展空间、能否吸纳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政党人才,是影响甚至决定其政党制度运行质量以及这一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九个政党组织各有自己的阶级(社会)基础和发展范围。无党派人士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中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较强、社会贡献和影响较大的一部分人,也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对民主党派而言,由于其社会基础与无党派人士基本相同,因此在多党合作框架内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对于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最后,发挥无党派的特点优势,回应和满足了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既希望有序参与政治又不愿受太多组织约束的需求,从而使新型政党制度比旧式政党制度能更好处理学术与政治、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良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一个国家建构社会秩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知识权力之间的关系,一个社会只有比较好地包容了知识权力并且把这种知识权力转化为秩序资源,它才能形成比较好的秩序结构。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着一些薪火相传、亘古未断的精神气质和行为取向。这种共通点体现在知识分子看待和处理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关系上,一方面是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这份情怀使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具有较强的与闻国是、参与政治的意识与愿望;另一方面是秉持群而不党的政治传统,这种政治传统在政党政治已然成为现代政治普遍形式的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心理与行为,使他们希望能以一种没有太多组织约束的方式实现自己参与“治天下”的政治抱负。而无党派人士这样一种政治设计,恰好能满足这部分知识分子的需求,从而有助于引导他们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范围发挥专业特长、实现报国热情。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数量在不断增加,无党派人士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社会基础必将更为广泛。

(作者黄天柱系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