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当前位置: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18-12-18 09:12:00 来源:党建研究 作者:杜飞进点击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这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坚持正本清源、着力守正创新,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一、紧紧抓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这个灵魂工程,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这一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考察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真正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积极构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全方位学习体系,在“进”的基础上向“深”转化,在入眼入耳的基础上向入脑入心延伸,在广泛覆盖的基础上向提质增效拓展。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聚焦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这个重要抓手,推进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升学习质量,使学习过程成为对标看齐党中央、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扎实做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术化、学理性研究,深刻揭示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重心下移、贴近百姓,培养越来越多的“基层理论明白人”,用“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语言,让理论接通地气、热在基层。要使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有机统一,实现理论学习宣传从单向传输到互动交流的转化,从学术话语到生活话语的转化,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真正让党的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既取决于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也取决于广泛有效的传播。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及实践价值,生动展示广大干部群众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举措的火热实践,深刻展现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引导干部群众掌握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进维护核心的情感、爱党爱国的情感、奉献社会的情感,汇聚起同心同德向前迈进、万众一心奋斗圆梦的磅礴力量。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上传播,构建传播新平台,探索内容新形态,让科学理论、主流价值充盈网络空间,大力唱响网上思想文化健康发展的正气歌。

二、紧紧抓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个先导工程,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着意识形态的高度和深度。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学科概念、逻辑范畴和话语体系,涌现了一批思想家和理论家,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概念战争”,大力推销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话语体系。这些理论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很多貌似是“学术”,但实际上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如果它们堂而皇之地占据了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阵地,那么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就被完全消解,凝聚力和引领力更是无从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一个核心使命,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考量,也是长期的艰巨任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就特在理论基础和理论旗帜上,特就特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上。要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结合各个方面、各个学科的工作实际,把学不学、懂不懂、用不用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度量衡,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贯穿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失语”“失踪”“失声”的问题,切实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好、推动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由一个个学科体系、学术观点、概念范畴组成的。要立足新时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构建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搞研究,用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总结中国经验、回答中国问题,切实防止落入西方的“理论陷阱”“话语陷阱”。坚持把做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要基础,把能不能推出现象级的理论成果、能不能形成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建树、能不能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打胜仗,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成就的重要标准。抓紧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科体系,加快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大师,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联合攻关,打造基于中国实践的学术概念、学术范畴,为世界贡献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更多的思想力量和理论滋养。

三、紧紧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基础工程,维系凝聚全社会意志和力量的精神纽带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主流意识形态的繁荣兴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繁荣兴盛。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就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是一个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在思想观点、价值理念多元多样多变的当代社会,必须培育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核心价值观是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竞争的重要内容。纵观历史,每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发端时期,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价值观,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实现了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批判和实践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全体中国人民在充分吸纳各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不断探索而形成的价值共识。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起来了,通过广泛传播,基本上做到了人人皆知。立物易、立心难,真正做到让全体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必须把功夫下在引导人们自觉践行上,在“长”“常”二字上下功夫,在精准发力、分类施策上想办法。在理论层面,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价值取向、思想精髓、时代特质进行准确阐释和广泛传播,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价值追求和心理需要结合起来。在实践层面,就是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真正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四、紧紧抓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个战略工程,提升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意识形态之争,归根到底是道路之争、制度之争。从社会主义产生之日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模式的较量竞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息过。近些年来,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的威胁,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围堵和遏制,抛出所谓“中国渗透论”“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我们离民族复兴目标越近、离世界舞台中央越近,敌对势力就越会想方设法攻击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宣扬防范中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和所谓的“锐实力”,加大策动“颜色革命”的力度。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防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发展道路、领导力量和文化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中西方发展态势的转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展现了“中国之治”的巨大影响力,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这为我们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们一定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和节日,全面反映辉煌成就,讲清楚“中国之治”背后蕴含的制度优势和理论逻辑,讲清楚“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和光明前景,更加透彻地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管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一定能够实现”等深刻道理。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提出中国主张。针对西方炮制的所谓“中国霸权论”“新殖民主义”等谬论,展开更有针对性、说服力的批驳,采用国外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不断增强话语传播体系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提升中国道路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