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思想理论和顶层制度安排上都有重大突破,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按照现代政治逻辑,在任何国家中,民主化不仅意味着一种政体选择,而且也意味着一种国家重构,即建构以人民主权为基础,以保障人民自由、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贯穿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三大职能之中,着力增进社会共识、促进人民团结,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又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方式。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民当家作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协商民主并不是简单地为弥补选举民主的局限和弊端而被动产生的,它是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为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主动的民主选择和建构,也可以说是在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历史实践中选择和建构起来的一种以协商为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国家权力中枢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构和优化了国家治理结构,增强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平衡性。中国共产党通过在政协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协商,广泛听取各政党、无党派人士、各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同时接受各党派和各界群众对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智,更好地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保障人民民主的有效实现。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度和深度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精英汇聚、智力密集,具有人才优势;它由众多界别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融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遵循平等参与、增进共识、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切实地拓宽了民主的广度;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既关注协商决策的过程,通过履行职能,建言献策,推动权力机关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又关注决策的结果和执行,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民主的深度。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现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现代国家治理,既需要民意的充分表达,又需要社会的有序运行。要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需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能实现公民充满活力的有序政治参与。这里的关键,一是“充满活力的政治参与”,二是“有序”,并且将这两个方面要有机统一起来。按照人类政治实践的历史经验,政治稳定依赖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参与的比率,如果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当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时,国家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和内聚力也必须随之提高。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在为人民民主而奋斗的过程中创造的民主形式,其优势就在于它在很高的制度层面上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比如,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功能就非常具有这方面的特征。从制度功能上讲,人民政协是一个民意机关,其具有的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体现在能够通过广大政协委员普遍反映和表达各个社会阶层、不同社会人群的意愿,并且能够对民意加以有效汇聚和综合研判,全面客观地反映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价值诉求的呼声,从而为决策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集中民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拓展和强化人民政协的民意表达功能,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有效实现了现代社会政治活力和政治有序参与的辩证统一。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有效集中民意,实现决策科学化和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原因就在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政治过程,参与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能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表达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和诉求,以理性平和、合作共赢的心态对待社会分歧,以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为原则,把民主监督寓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过程中,凝聚不同党派团体和其他各界别人士的社会共识,从而避免了无效政治争斗,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成为当代中国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制度安排。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集中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执政的基础,将人民视为执政的坚实靠山,将人民作为国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将人民视为立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将人民利益作为执政的最高目标和基本价值取向,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要,“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宗旨的新表达,更加鲜明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价值取向。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集中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政协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作风有机衔接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而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团结各族各界人士的重要政治组织,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方面有独特作用。参加人民政协的各界别人士,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能够及时反映各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能够引导各自所联系成员和群众,既理性对待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利益格局的多方面调整,又充分地实事求是地把群众利益和要求准确反映到人民政协,通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使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建议,在人民政协的政治过程中得到充分表达,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发挥了重大的政治作用。
总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既着力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又重在促进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设计,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人民政协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可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民革中央理论研究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党员,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