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发展大势,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如,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而究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国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必须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处理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系,处理好利用外资和安全审查的关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扩大开放。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断深化,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特别是要增强威慑的实力;宏观经济方面要防止大起大落,资本市场上要防止外资大进大出,粮食、能源、重要资源上要确保供给安全,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还要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坚决抓好安全生产;社会领域要防止大规模失业风险,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有效化解各类群体性的事件;要加强保障国家安全的制度性建设,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研究如何设置必要的“玻璃门”,在不同阶段加不同的锁,有效处理各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把协调发展放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党中央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改善,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及时调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0.3亿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证明,新发展理念适应了时代发展和实践深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的基本方略。
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走好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扎扎实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我们在贯彻落实中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尤其要做好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新发展理念时,我就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进步,才能真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人民立场。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促进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我们急不得,但也同样等不得。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我国改革和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我们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上,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部分,特别强调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要方面领域,这些方面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无一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来推进发展进程。可以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永远在路上。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涉及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系统协调问题。国际循环必须以国内循环为基础,历史表明,大国经济只有立足国内循环实现高质量规模经济,才能拥有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产业前提;国内循环也不能离开国际循环的支撑,否则就容易回到自我封闭的老路上去。两个循环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整体,系统地、协同地发挥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里同样涉及重大的系统协调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的征途中,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中,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处处需要、也处处闪烁着系统观念和系统智慧。
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越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遵循着必然的历史逻辑,新发展理念的内涵遵循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新发展理念的实施遵循着正确的实践逻辑。回顾过去,新发展理念指引着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已经被验证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路径。展望未来,新发展理念也必将引领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阔步前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 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