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典之一,它的问世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发表170年后的今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状况和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宣言》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没有被磨灭,反而愈益绽放出无限光芒。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宣言》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同时还阐明了作为共产主义运动领导力量的共产党所具备的先进党性和崇高品格,凸显了共产党人对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不移信念和强大自信。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时刻不能丢掉这种坚定和自信。
拥有自觉的自信,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和历史的庄严承诺,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自信。在机遇与挑战同样巨大的当今时代,共产党人必须树立自觉的自信,明确共产党人究竟何以自信,它的内在源泉在哪里,这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产主义理想——共产党人自信的精神源泉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是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伟大事业。共产党完全有资格为这一崇高事业而感到无上光荣和自信。共产党没有党派自身的特殊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它的根本利益。正如《宣言》中所指出的,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的一致性正是共产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础。共产党同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以及共产主义事业的人民性,是共产党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她的周围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根本原因。共产党人自信的精神源泉就在于其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0世纪上半叶,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相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赢得最广泛的人民大众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使得共产党即便在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也能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了自身的根本任务,即实现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毛泽东同志强调:“在革命政府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这种坚定的自信恰恰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的源泉。正是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伟大胜利,最终解放了全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继苏联之后的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如今,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产主义事业的人民性确证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真理性,共产主义理想的真理性决定了其实现的必然性。正因如此,共产党人才对于共产主义事业和理想抱有坚定的信心。
不断学习——共产党人自信的动力基础
不断学习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也是共产党人自信的动力基础。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高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共产党人不仅要善于向书本学习,也要善于向实践学习,不仅要善于向人民学习,也要善于向专家学者学习,不仅要善于学习正面的经验,也要善于吸取反面的教训。共产党人学习的根本方法和根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
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不断学习的优良作风,用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滋养自己,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锤炼自己。谈到学习,就要明确向谁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这是逻辑上渐次递进的三个问题。
向谁学习,也就是学习对象问题。共产党人学习的对象十分广泛。在共产党人看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理论和实践智慧的重要源泉,要想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必须首先向人民群众学习;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是他们领域中的精英,学习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增强本领,才能提高共产党人的工作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还要向世界各国经验丰富的政党包括资产阶级政党学习先进的治国理政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列宁曾指出:“要一面指导工作,一面向那些有知识的人(专家)和有组织大企业经验的人(资本家)学习。”他强调共产党人不能盲目自负,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同时也强调共产党人学习的对象应是广泛的,只要他们的经验能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我们就要向他们多学习。
学习什么,也就是学习内容的问题。学习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共产党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不同的,学习的内容和具体方式方法就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在革命阶段,共产党学习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共产主义理论,从实践上来说,就是结合本国实际,学习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乃至资产阶级政党曾经的革命斗争经验。如今,社会主义国家虽已进入到相对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然而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生的国内问题向执政的共产党提出了更多挑战,共产党要学习的内容必然更加广泛,要掌握的本领也必然更加全面。时代向共产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未来将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将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肩负着民族复兴伟大历史重任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地、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我们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中探索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学习文史知识,从中看成败、鉴得失、懂荣辱、辨是非;还要学习世界不同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不同国家政党先进的治国理政经验。
怎么学习,也就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问题。共产党历来强调学习和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恩格斯在谈到《宣言》时曾指出:“《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际运用中,“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原则。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也明确指出:“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共产党人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共产党还强调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学习,拜人民为师,多向人民群众学习,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共产党人要学习的理论内容,也是共产党人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基本立场、原则和方法。无论是理论上的学习,还是实践上的学习,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所有的尤其是外来的理论知识、制度模式、实践经验和历史文化,不能采取盲目的“拿来主义”,而要坚持唯物辩证的态度,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分析,经过本国改革发展实践检验为正确的理论、制度和经验才具有合理性,才能为我所用。
勇于革命的精神——共产党人自信的品格支撑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具有无产阶级最鲜明的品格,即勇于革命的精神。《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这就揭示了共产党人具有鲜明的革命品格。这种坚定的革命品格是共产党能够夺取一切伟大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在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面对的常是强大于自己数倍的敌人,力量对比的悬殊没有吓倒共产党,反而一次次锻炼和造就了其无比巨大的革命勇气和斗争毅力。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社会主义国家身处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中,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如果没有坚定的革命立场、巨大的革命勇气,就无法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中乘风破浪。正是由于这种坚强的毅力、巨大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相继取得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世界所惊呼赞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崇高品格,即勇于革命的精神。
任何一个政党如同一个人一样不可能没有失误、不犯错误,然而,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与错误,这恰恰反映出一个政党是成熟的还是幼稚的,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有生命力的还是日渐衰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们看来,这每一次失败都让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学会了更多东西,这是无产阶级政党走向成熟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共产党的先进性很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其面对问题和错误不回避、不退缩并及时纠正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态度。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面对不合时宜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在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后及时作出了调整,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化解了社会矛盾。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信条,多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扭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局面。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由于我们党革命经验较少,没有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导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下,革命力量遭受到重创,不得不转战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在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中国不能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路线,而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策略的及时调整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之后,我们党也在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适度地对政策进行调整,从关注经济增长到注重稳增长、调结构,强调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而要走绿色协调发展的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壮士断腕式的强力反腐,及时遏制了腐败的蔓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面对问题和错误,不回避、不退缩,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面对成绩不盲目自负、得意忘形,坚定方向,锐意进取,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自信的集中体现。
教育加实干——夯实共产党人自信的基础
苏东剧变之后,社会主义力量遭受了重创,但社会主义世界并没有出现西方国家所预期的整体崩塌,反而继续稳步前进,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不小的发展成就。然而,必须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加之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未来仍任重道远,共产党必须坚定自信并进一步夯实自信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和巩固党的自信?重点在于教育,核心在于实干。
信仰是自信的源泉。有坚定信仰和伟大理想的政党才是一个自信的政党。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不可能有强大的领导能力,不可能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强领导核心”。当前,在社会思想领域中包括在部分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种“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悲观论调,一部分人把共产主义看成是遥不可及的虚幻理想,认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没必要再去为之努力奋斗。这种思想观念的错误就在于,它把共产主义看成是地平线以外的某个遥远的不可见的终点,而忽视了共产主义是一个现实的运动过程。事实上,只要对比一下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和巨大进步,就不能否认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朝着社会主义更高级阶段大踏步迈进,即在朝着共产主义奋力迈进。“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共产党必须始终把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点,必须向广大党员干部讲清楚共产主义理想的真理性和人民性、必然性和曲折性,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从经典中把握真理,从真理中获得力量,从而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和巩固党的自信。
能力是自信的基础。能力从何而来?必然从实践中来。要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心,坚定对自身领导能力的自信,最根本、最核心的还在于实干。共产主义不能仅停留在理想层面,它只有通过现实的运动即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和实践才能实现;而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也只有在这一现实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得到提升。这一切说到底就是实干。正因如此,我们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始终强调“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自信也是在实践中靠实干建立起来的。然而,在现阶段,要让实干成为一种风气、一种习惯,还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教育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提出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要使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这就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将极大地增强和巩固我们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