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召开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并号召大家学习他的崇高精神。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周恩来为榜样,做一个像周恩来那样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来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在探求和比较中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坚定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还说,“没有理想的生活会变成盲目”。担任党的领导职务后,他强调信仰对于党的重要性,指出:党“是基于主义的信仰、阶级的觉悟和革命的锻炼的,并有自觉的纪律来巩固他”。他对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充满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从不动摇。他说:“我做工作,从来没有灰心过。”“共产党人就是为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前进而存在的,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在任何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
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周恩来受到错误批判。他相忍为党,主动请求辞去担任的中央职务,希望各方面的人团结一起。由于中共中央的工作离不开周恩来,其辞职请求未获允准,但仍被王明等批判。此时的周恩来服从组织决定,继续坚持工作,维护了党的统一和生存。红军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实现了会师,但张国焘自恃兵强马壮,竟伸手向中央要权。为了维护党和红军的统一,周恩来不计较个人职位,让出红军总政委之职。“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忍辱负重,力撑危局。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得失,始终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之中,认为“没有党和人民,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党和人民是伟大的,我们个人是渺小的”。他坚持党性,从不搞小圈子、小集团,“反对把自己领导的地区和部门当做独立王国,反对把个人放在组织之上”,把增强党的团结,反对个人主义提到“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的事业都具有决定意义”的高度。
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周恩来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他心系人民,急人民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的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三年困难时期,物资紧缺,为矿工能喝上驱寒的白酒,周恩来表示:“我可以不喝酒,在座的部长们都可以不喝酒,但矿工必须要喝酒!”1972年到1973年夏天西北发生旱灾,周恩来了解到情况后洒泪自疚,并迅速派出工作组解决人民群众的喝水困难。1958年黄河出现百年一遇的洪峰,他立刻赶到险情最重的郑州、济南,指挥抗洪斗争。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他三赴灾区,鼓励灾民抗震自救。就是在他重病之时,依然心系百姓,安排送科教片《养蜂促农》到西藏,希望提高西藏农业产量。周恩来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周恩来是亘古以来付出的最多,而且接受的爱也最多的一位人物。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说,周恩来是最得民心的共产党员。“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群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周恩来最真挚的感情。
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始终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延安整风期间,他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告诫自己要“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革命胜利后,他仍时刻强调思想改造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周恩来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敢于大胆地进行自我批评。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及国内形势等问题的认识,做了自我批评,在对刘少奇的书面报告作修改时,特地建议把以下内容写进报告里:“应该说中国农业生产在目前条件下每年递增万分之五就是大跃进了,1959年8月26日周恩来同志在人大常委会议上所说的农业每年要增加百分之十至二十才算大跃进是不可能的、错误的。”李先念曾感慨地说,周恩来“注意自我批评的好作风,在我们党内是很知名的,受到许多同志的赞扬,认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更是夙兴夜寐,废寝忘食。三年困难时期,他亲自指挥调运粮食,被称为“粮食调度的总指挥”。仅在《1962年至1963年度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这张表上,他就用红蓝铅笔作标记145处,调整和修改数字40处,在表格边上进行计算6处,批注数字70处,批注文字7处,整个表格密密麻麻地留下了他的手迹。周恩来一生勇肩重任,勇挑重担,呕心沥血,任劳任怨。邓小平讲,周总理“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周恩来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对自己,他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曾说:“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才能在个人身上节约,给集体增加福利,为国家增加积累。”对妻子,他多次压低邓颖超的级别,表示:“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对家人,他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要求晚辈不许请客送礼;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对身边工作人员,他要求大家外出开会或工作,只准带耳朵、眼睛,不准带嘴巴,也就是不准随便发表意见。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是谁管的事,就该谁知道;不该知道的事,决不去打听。工作人员出差,不许购买内部供应的优惠廉价商品,不许收受礼物。对国务院的干部,他告诫大家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陈毅说:“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宋庆龄说:“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
周恩来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