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根本问题。我们要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条件中,从党的历史使命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内在逻辑上,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之所以能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拥有先进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践之“的”,拥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交出合格答卷。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须明确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
党的中心任务是党的历史使命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准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科学确定党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我们党成立后,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这一主要矛盾的判断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我们党及时确定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不同的斗争战略和策略。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确立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标任务,领导全国开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掀起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越发尖锐,我们党据此调整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武装斗争,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九一八事变后,我们党围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个中心任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我们党及时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中心任务,领导广大军民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夺取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一九五三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了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郑重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确定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党的八大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党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此后对这一战略不断发展完善。不管如何调整,这一时期我们党的奋斗重心始终聚焦在建设小康社会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郑重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我们党开始着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谋划和安排。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郑重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并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一路走来,我们党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要求,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科学分析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面临的中心任务和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锚定党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与党的中心任务高度统一,集中体现为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前一段时间我们聚焦小康,解决了绝对贫困。现在聚焦在‘两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锚定党的中心任务,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扰,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还是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必须回答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坚持走自己的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进行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既体现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上,也体现在推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路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科学概括,既坚持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又涵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奋斗目标,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探索和理论创新。
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大深刻分析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在对十九大作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到二〇三五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作出宏观展望。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一个“达到”,即到二〇三五年的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四个“实现”(建成),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六个“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通过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部署落地落实。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特点的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这些重大原则,就一定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赵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