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习近平总书记还借用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上引用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句话勉励全党: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饱含了对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无比自豪,饱含了对党的事业永无止境、永远向前的坚定自信,饱含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壮志豪情。
奋斗百年路,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壮丽征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落后就要挨打”是那一段耻辱史的真实写照。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没有被血与火所吓倒,而是踏着无数先辈的鲜血勇往直前,接力探索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百折不挠矢志救国救民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这表明,改良的道路走不通,也表明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重任的能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在黑暗和苦难中摸索抗争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日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后,1920年8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1920年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紧接着,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基础上,他们有计划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中国共产党已是历史的必然。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开幕,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最后一天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党的纲领,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见证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辉煌历程
中国共产党把践行初心和使命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正如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加强;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等,为当代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间正道是沧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主题,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改革创新,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书写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精彩华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党的初心和使命书写在了新时代的中国大地上。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一系列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一大批惠民便民利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再出发,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迈出新步伐,全面深化改革波澜壮阔。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就选择了广东。2018年10月,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广东调研强调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我们坚持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以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从改革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方法路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从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现阶段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蹄疾步稳、有力有序解决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方向目标清晰,战略部署明确,方法路径高效,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始终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实施、全年经济工作等进程中,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的关键一招作用充分彰显。无论从改革广度和深度看,还是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对改革的实际检验看,取得的重大成就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回顾这些年改革工作,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基础更加坚实。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蓬勃兴起,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我们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再到构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创新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成果实现历史性跨越,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迈出坚实步伐。
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自我革命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坚决扭转一些领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状况,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理想信念,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坚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坚持以“两个维护”引领全党团结统一,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以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坚决惩治腐败、纠治不正之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坚决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让人民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