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理论
首页 >> 统战工作 >> 统战理论 >> 正文
当前位置:

从党史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和力量

发布时间:21-07-26 14:19:57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孟凡丽点击量:

党史是历史教科书中熠熠生辉的璀璨篇章,浓墨重彩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光辉历程,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养料,是提振中华民族自信心的营养剂,是凝结各族人民共画同心圆的粘合剂,是推动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润滑剂,要自觉从党史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拼搏奋进、砥砺前行的辉煌历史长卷,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功绩。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团结各民族为一体。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年仅20岁的邓恩铭作为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浪潮接续涌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包括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等在内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应“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下,各族人民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当时由共产党人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驰骋于冀、鲁、豫广大敌后战场,被毛泽东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声势浩大的全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不断出现新的高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族人民“鱼水情”的光辉典范比比皆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本保证,在28年的浴血奋战中得到了有力证实。中国共产党也在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和全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前觉醒。

为各民族共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为中华民族完成最广泛、最深刻、最全面的社会变革提供了制度保障。1954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力地巩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了各族人民的创造性和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民委联合其他部门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进入21世纪,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地区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全国各族人民互信、互助、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举全党全国之力彻底解决各民族总体贫困问题,尤其重视统筹支持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及时调整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深化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凝聚全党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对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21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又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学习好、总结好、把握好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荣历史,在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好、发扬好党的优良传统,赓续中国共产党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血脉,将有力推动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奏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理论辨析中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政治理想、伟大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必然性和演进脉络,从而增强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党史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党史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孕育的思想文化精髓,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升华,也有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表达,是增强各族人民自信心、汇聚团结伟力的不竭源泉,具有涵养品行、润泽心灵、增强信念、提振信心的重要价值。通过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党史中蕴含的精神文化资源转化为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养分,能够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将自身理想追求、价值目标、行为规范自觉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行动中。通过讲好党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能够引导各族人民从内心深处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自己的心灵高地,在党史的浸润感染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在对中国共产党高度信任和对中华民族的由衷自豪中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加强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党史中包含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的大德,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的公德,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品德。通过挖掘这些翔实的道德教育资源,能够启迪各民族党员、干部深刻体悟到中国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强化新时代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人物的优秀品德事迹融入学史崇德的教材资源,发挥党史教育这门必修课滋德润德的实际效用,能够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考验前重大德、守公德、严品德的切身体悟,在对标革命前辈的道德示范中见贤思齐,勇做敬畏大德、恪守公德、传承品德的精神后人,为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夯实道德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教育广大党员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观照现实、增强勇气、推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树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工作思维,将中国共产党顽强拼搏、实干兴邦的政治担当具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时代实践,强化问题导向、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多下抓小、抓准、抓细的“绣花”功夫,有的放矢地做到联系实际、突出特色、务求实效,汇聚起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以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精气神聚焦各族人民所思所盼、所急所难,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际成果,夯实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情感认同的基础,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作者: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

[ 关闭 ]